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它预示着我国开启了迈向文化强国之门。今年,国家“十二五”文化产业规划纲要闪亮登场,可见我国文化发展将大有可为。文化事业产业的蓬勃发展,也给我们审计事业带来巨大的挑战。由于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力量还不能完全满足日益增长的审计工作的需要,我们广大会计师事务所作为社会审计机构,应该充分发挥我们的专业优势,拓宽服务文化建设的思路,找准服务文化建设的切入点,为促进文化改革发展和文化大繁荣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
一、文化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审计
随着《决定》的出台,政府将大力推进重大文化建设项目,如基础性和标志性文化设施建设,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重大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非遗中心等的规划建设。为推进这些文化建设,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财政资金,形成不少有形和无形资产。为此,我们广大CPA要积极配合做好重大文化建设项目的竣工财务决算审计工作。审查实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及构成,实际资金来源和支出情况;审查和评价项目投资管理程序和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内控管理;揭示项目概算执行情况,项目建设是否按批准初步设计或可行性研究进行,有无预算外项目和扩大建设规模问题,增加投资是否有审批手续,有无重大质量事故和经济损失,并对超支或节约投资情况进行分析;审查交付使用资产核算是否正确、真实、完整,手续是否完备、合规。从而,规范建设资金的使用,防止竣工后资产管理的混乱和资产流失。审计工作结束后,要根据审计过程所发现和了解的信息及所取得的资料,针对项目投资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提供意见和建议。
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根据《决定》和纲要精神,要将文化改革发展纳入衡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业绩的重要内容,文化改革发展成效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由于目前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全面推进,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力量无法完全满足审计工作需要,因此CPA受托进行审计或参与审计的需求越来越大。CPA在审计过程中,特别是对文化改革发展相关单位审计中,要学习和落实《决定》和纲要精神,围绕文化发展保障工程,重点关注文化事业产业的发展情况,《决定》和纲要等政策的执行和落实情况,针对文化工作新情况新特点,是否及时研究对策,文化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和产业建设的成果,文化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公共文化服务的参与度,文化科技创新、文化体制改革和管理创新,文化产品创作和对外文化交流,文化人才的培养等情况。从而,促进领导干部在文化发展中切实履职尽责,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三、重大文化活动跟踪审计
随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我国将加大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引导力度,打造文化精品工程,如“五个一工程”、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创作工程、重点文学艺术作品扶持工程、优秀少儿作品创作工程,鼓励原创和现实题材创作。依托重大节庆活动和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和公益性文化活动,演艺团体深入基层和农村演出。文化事业惠民工程也将积极推进,如免费开放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对商业演出和电影放映进行一定数量的低价场次或门票补贴,特别关注困难群众和农民工文化消费。我们CPA往往会受托进行重大文化活动经费的财务收支审计和绩效审计等专项审计,在审计时要关注经费使用是否合理、合规、合法,是否专款专用,文化投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何。此外,由于重大文化活动本身的特殊性,审计监督的难度较大,大活动结束后的事后审计又难以体现客观和准确性。因此,有时会受托对重大文化活动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这时,CPA就要从重大文化活动立项、预算开始到活动结束全程关注、动态跟踪,包括活动现场查看,出席例会,与有关人员沟通,审查合同文本等资料,密切关注资金安全,确保监督及时到位,切实保障重大文化活动专项资金的有效使用。
四、专项资金执行情况审计
随着《决定》的落实,我国将加大文化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公共财政对文化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将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文化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将提高,主要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公益性文化活动将纳入公共财政经常性支出预算。文化基金和专项资金规模将扩大,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资金和保障经费,文化遗产保护的经费投入。重点保障基层公共文化机构正常运转和开展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活动所需经费。扶持公共文化机构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投入,优先安排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文化项目。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补贴、以奖代补等方式,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我们CPA接受委托对财政专项资金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如专项资金的预算编制是否科学合理,执行是否到位;申报、审批程序是否严格,分配依据是否充分,资金投向是否合规;专项资金的管理是否严格、规范,是否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是否分项目单独核算专项资金;专项资金的使用是否按照规定的范围开支,有无挤占挪用,擅自留用项目结余资金或转入账外核算,是否存在专项资金闲置或损失浪费现象;并及时发现问题,预防潜在的风险和隐患,维护资金和资产安全。最后,要了解专项资金的绩效情况,重点分析和评价公益性宣传文化项目,与民生密切相关项目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并提出改进建议。
五、文化单位改制审计与咨询
在文化体制改革过程中,会涉及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国有文艺院团、非时政类报刊社、新闻网站转企改制,公司制股份制改造,党报党刊发行体制改革、电台电视台制播分离改革,一般时政类报刊社、公益性出版社等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等。我们CPA在进行文化单位改制审计时,应当对重大审计事项予以披露,重点关注其完整性和真实性;在对改制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资产质量等情况进行全面审计的基础上,发表客观公正的审计意见。具体包括关注专利权、商标权、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情况;各项资产减值损失的构成和计提基础;资产权属情况,账外资产和账外业务情况;长期挂账的负债性质和原因;应付职工薪酬(包括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结余的处理情况,改制过程中计提的辞退福利等事项;处置重大资产的依据和原因,资产损失财务核销情况;正在或将要履行的重大合同对单位经营或财务状况的影响;或有事项、期后事项、资产抵押及承诺事项(包括对外担保、即将支付的大额款项、未决诉讼等);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对企业的影响;以成本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各期的收入状况;单位改制产生的相关税费等;
伴随着体制的转换必然会产生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为此,CPA也可以同时为改制单位和负责文化体制改革的部门提供咨询服务,包括如何将改革、改组、改造与创新管理有机结合,将深化改革与调整结构、整合资源有机结合,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推进政企分开、转变政府职能有机结合。如何建立具有文化单位特点的资产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如何突出文化事业单位公益属性,强化绩效考核评估。吸纳专业人士参与管理,建立和完善国有文化企业评估、监测、考核体系。同时,研究与文化体制改革相配套的政策是否完善,深入分析出现的问题以及原因,提出有效建议。
六、文化单位IPO上市审计
随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将做大做优做强文化企业。在演艺娱乐业、动漫游戏业、网络业、影视业、出版发行业等领域,选择一批改革到位、成长性好的大型国有或国有控股集团公司,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其以资本为纽带进行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推动条件成熟的文化企业上市融资,鼓励已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做大做强,尽快成为文化产业的中坚力量,提高产业集中度。在关于文化产业大繁荣大发展的决定指引下,伴随多项支持文化传媒产业政策的落实,未来将有更多的文化企业登陆资本市场,借助资本市场的平台将成为做大做强文化产业的重要手段。2012年无疑是文化传媒公司上市火热之年,根据中国证监会最新公布的预备企业名单显示,最新拟冲刺IPO上市的文化传媒预备上市企业数量已增至15家。所以,CPA承担文化传媒行业IPO审计任务很艰巨。不少CPA对文化行业特点不熟悉,可以在前期调查中,通过网络和专业书刊,了解已预披露或已上市的文化公司情况,从而对文化行业及企业作整体了解,同时对单位进行尽职调查,对财务状况进行初步了解及分析。并恰当评估相关的风险因素,如单位内部控制、对外投资、股本结构、缴税情况、成本项目、关联方交易,资产所有权是否存在的潜在纠纷等。并就可能选用的审计程序和总体时间进度与相关各方进行必要的沟通。审计过程中要高度关注无形资产,资产减值损失的计提,重大采购、销售、融资、投资、资产处置,现金流量,长期挂账的负债,或有事项、期后事项、资产抵押及承诺事项等。合理保证文化传媒IPO公司交出一份不错的成绩单,以获得更多盈利增长点。
七、文化单位的资产损失财务核销审计
宣传系统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已全面实施《企业会计准则》,CPA可以配合国资监管部门做好新准则后国有经营性单位资产损失财务核销审计工作,促进国有经营性单位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在资产损失财务核销工作中,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做到“三不”原则即事实不清不核销、程序不全不核销、责任不清不核销。工作涉及审计和监理两家中介机构,审计机构对各单位申报核销的资产损失实施审计,出具《资产损失财务核销专项审计报告》。
八、加强CPA文化队伍建设
我们广大会计师事务所要在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带动下,努力打造继承民族优良传统、跟进时代精神、符合事务所审计工作特点的创新审计文化。积极成为促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生力军,做先进文化的坚定践行者。要将各具特色的事务所审计文化诠释出来,让大家更全面、形象地领悟审计文化的魅力。首先,要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和职业道德规范建设,弘扬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提升CPA的文化情操和文明素质,增强投身文化建设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强化职业操守意识,以此作为审计文化建设的立足点,树立正确的审计价值观。其次,要强化效能建设和能力建设。事务所要以先进文化为引领,增强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创建温馨的审计精神家园,打造团结的审计队伍,营造正气的审计环境,培育向上的审计精神,增强审计的凝聚力和战斗力。CPA要注重学习、实践、判断、分析、研究和决策能力,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创新能力。最后,要加大事务所审计文化的宣传力度,积极整合审计文化的宣传资源。如在自己的网站上专门设立一个审计文化窗口或开设审计微薄,将简明、精炼、平实的审计语言融入到最新的网络语言体系中去,以更好地与网民“亲密接触”,使审计微博能“微”出特色、“博”取关注。可以启用单位的审计文化形象大使,将专业的审计语言与生动形象的解说词结合起来,增加审计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可以将单位的审计文化浓缩制作成审计文化宣传片,提高宣传的效果。
作者单位:上海市委宣传部审计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