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协会期刊 >> 期刊浏览 >> 期刊正文

2012年1期卷首语

2012年第1期    作者:市注协    阅读(6405)

【来源:《上海注册会计师》 查看本期目录

 

近日,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中注协印发《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信息化建设主要工作任务分解表》、《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信息化应用功能描述》和《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信息化建设指南》等3个配套文件,进一步明确了行业信息化建设主要任务的具体分工和实施步骤,与总体方案共同构建起行业信息化规划和制度体系,形成了完整清晰的功能需求,以及促进行业信息化内在动力机制,为各个主体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清晰明了的指引和切实有力的指导,标志着注册会计师行业信息化规划阶段工作顺利完成。

行业信息化建设,是中注协贯彻落实国办56号文件关于“基本实现特大型和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利用信息化手段实施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和提供其他相关服务,会计师事务所内部管理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的重要举措,也是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从市场环境看,随着新会计准则和新审计准则的深入实施,事务所在执业中须引入风险导向审计和内控理念,严格审计证据要求,明确注册会计师发现舞弊的责任,加强事务所内部质量控制。这些执业要求和观念的改变,相应要求事务所内部严管理、重质量、提效率,而只有信息化才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利器。从经验来看,信息化是国际会计公司合并整合的重要推动力之一,成为国际会计公司实现迅速做强做大和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理应作为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可资借鉴的有益经验,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客户进行审计,全面提升审计质量和审计工作效率,不断扩大审计客户规模,扩展服务范围,促进做强做大。

按照《总体方案》的蓝图规划,到2015年,中注协和地方协会信息基础设施达到国际水平,建成功能完善和服务优异的综合信息网站、行业管理和服务平台,全面实现网上办公和网上审批;大型会计师事务所信息基础设施达到国际水平,各应用软件的功能完善程度和对业务的覆盖幅度与国际会计公司趋于一致;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建立起门户网站,普遍采用功能健全的审计软件执行审计业务。

当然,会计师事务所做强做大信息化,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或取决于行业整体的信息化平台建设和客户的信息化水平,只有客户提供的财务等相关信息是基于可交换的标准化模板,才能实现对客户的信息化审计工作。同时,信息化建设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项需要长期投入、持续完善、人力配套的工程。这就需要我们的事务所,充分认识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必然趋势和阶段目标与任务,未雨绸缪,积极探索,抓紧建立信息化职能部门或指定专人负责信息化建设,强化具体职责,充实工作力量;建立完善事务所信息化建设机制,加强人才培养与储备,强化资金支持与保障,按照不同类型事务所的信息化建设目标,整体推进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水平。

本期《上海注册会计师》结合近期行业新业务拓展的重点,发表关于事业单位审计的要点、对政府购买服务招投标过程中评标办法的认识以及文化产业发展税收政策的解读,同时归纳整理了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审计的概况和处置子公司股权的八大情形,就企业减资、企业合并、年终奖纳税“盲区”和增值税出口退税中的一些问题发表了作者的个人看法。希望通过不断的经验总结和实务探讨,在协会会刊的平台上,集中更多的行业智慧,为提高行业执业水平提供有益借鉴。

文章满意度调查: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