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子公司之间存在交叉持股的情况下,在运用传统法进行合并时,我们仍能用成本法来减轻编制合并报表的工作量。笔者试举一例,并作同步解析。
A公司于20X1年1月1日出资60万元,甲公司出资40万元共同成立B公司。同时,A公司出资70万元,B公司出资20万元,乙公司出资10万元设立C公司,C公司于当日以30万元从甲公司手中收购了B公司30%的股权。
B公司20X1年利润50万元,C公司20X1年利润60万元,A公司20X1年利润10万元,报表如下
|
A公司 |
B公司 |
C公司 |
货币资金 |
100 |
100 |
100 |
长期投资-B |
60 |
|
30 |
长期投资-C |
70 |
20 |
|
应收帐款 |
20 |
30 |
30 |
实收资本 |
240 |
100 |
100 |
未分配利润 |
10 |
50 |
60 |
收入 |
100 |
100 |
100 |
成本 |
90 |
50 |
40 |
利润 |
10 |
50 |
60 |
一、采用权益法编制合并报表
首先,设B公司的利润为B,C公司的利润为C,可以联立如下方程:
B=50+20%C,C=60+30%B
联立方程组后,解得B=66,C=80
对B补做权益法,B公司分享C公司利润为80X20%=16,分录为:
借:长期投资 16
贷:投资收益 16
对C补做权益法, C公司分享B公司利润为66X30%=19.8,分录为:
借:长期投资 19.8
贷:投资收益 19.8
A公司补做对B的权益法, A公司分享B公司利润为66X60%=39.6,分录为:
借:长期投资 39.6
贷:投资收益 39.6
补做对C的权益法,A公司分享C公司利润为80X70%=56,分录为:
借:长期投资 56
贷:投资收益 56
权益法做完后的报表如下:
A公司 |
B公司 |
C公司 |
|
货币资金 |
100 |
100 |
100 |
长期投资-B-成本 |
60 |
|
30 |
-损益调整 |
39.6 |
|
19.8 |
长期投资-C |
70 |
20 |
|
-损益调整 |
56 |
16 |
|
应收帐款 |
20 |
30 |
30 |
实收资本 |
240 |
100 |
100 |
未分配利润 |
105.6 |
66 |
79.8 |
收入 |
100 |
100 |
100 |
成本 |
90 |
50 |
40 |
投资收益 |
95.6 |
16 |
19.8 |
利润 |
105.6 |
66 |
79.8 |
合并抵消分录如下:
1)先抵消A对B:
借:长期股权投资 -99.6
少数股东权益 -66.4
贷:实收资本 -100
未分配利润 -66
借:未分配利润 -66
贷:投资收益 -39.6
少数股东本期收益 -26.4
2)再抵消A对C:
借:长期股权投资 -126
少数股东权益 -53.8
贷:实收资本 -100
未分配利润 -79.8
借:未分配利润 -79.8
贷:投资收益 -56
少数股东本期收益 -23.8
3)再抵消B对C:
借:少数股东权益 36
贷:长期股权投资 36
借:少数股东本期收益 8
投资收益 16
贷:少数股东权益 24
4)再抵消B对C:
借:少数股东权益 49.8
贷:长期股权投资 49.8
借:少数股东本期收益 6.6
投资收益 19.8
贷:少数股东权益 26.4
合并报表如下:
|
A公司 |
B公司 |
C公司 |
抵消分录 |
合并后 |
货币资金 |
100 |
100 |
100 |
|
300 |
长期投资-B-成本 |
60 |
|
30 |
-90 |
- |
-损益调整 |
39.6 |
|
19.8 |
-59.4 |
- |
长期投资-C |
70 |
|
20 |
-90 |
- |
-损益调整 |
56 |
|
16 |
-72 |
- |
应收帐款 |
20 |
30 |
30 |
|
80 |
实收资本 |
240 |
100 |
100 |
-200 |
240 |
少数股东权益 |
|
|
|
34.6 |
34.6 |
未分配利润 |
105.6 |
66 |
79.8 |
|
105.4 |
收入 |
100 |
100 |
100 |
|
300 |
成本 |
90 |
50 |
40 |
|
180 |
投资收益 |
95.6 |
16 |
19.8 |
-131.4 |
- |
少数股东本期收益 |
|
|
|
14.6 |
14.6 |
利润 |
105.6 |
66 |
79.8 |
|
105.4 |
二、采用成本法编制合并报表
如果采用成本法合并,只需计算出少数股东所占有的B和C的份额,即可直接做出抵消分录,无需作权益法的调整,方法如下
联立方程组
B=50+20%C, C=60+30%B
计算出B=66,C=80
计算少数股东所占有部分,对于整个集团而言,有两个少数股东,分别是甲公司占有B公司10%的股权,乙公司占有C公司10%股权,少数股东本期收益计算如下:
甲公司少数股权=66X10%=6.6
乙公司少数股权=80X10%=8
抵消成本
借:实收资本 2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180
少数股东权益 20
抵消少数股东收益
借:少数股东本期收益 14.6
贷:少数股东权益 14.6
合并结果如下:
|
A公司 |
B公司 |
C公司 |
抵消分录 |
合并后 |
货币资金 |
100 |
100 |
100 |
|
300 |
长期投资-B |
60 |
|
30 |
-90 |
- |
长期投资-C |
70 |
|
20 |
-90 |
- |
应收帐款 |
20 |
30 |
30 |
|
80 |
实收资本 |
240 |
100 |
100 |
-200 |
240 |
少数股东权益 |
|
|
|
34.6 |
34.6 |
未分配利润 |
10 |
50 |
60 |
|
105.4 |
收入 |
100 |
100 |
100 |
|
300 |
成本 |
90 |
50 |
40 |
|
180 |
少数股东本期收益 |
|
|
|
14.6 |
14.6 |
利润 |
10 |
50 |
60 |
|
105.4 |
可以看到,对于集团内子公司的交叉持股合并,采用成本法进行传统法的合并结果与权益法完全相同,由于只需要计算摊占公司当年的少数股东收益,无需做复杂的权益法调整,更加方便、简洁。在做连续编制合并报表时,由于成本法合并可以采用只考虑当年变化的合并方式,能够更快的得出正确的结论。因此成本法在交叉持股合并中更能体现其优越性。
作者单位: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