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好文章都是在精于构思、勤于完善的过程中诞生的。
构思是作者从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等方面孕育文章的一系列定向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过程,是对一篇文稿的总体谋划和设计,即要写什么和怎样写的脑力劳动。
广义的构思,是指文章写作过程中的所有的思维活动。狭义的构思是指在动笔之前的凝神细想、命题炼意、谋篇布局阶段。通常,构思的主要内容可以反映在提纲的拟写过程中。
提纲的项目应当包括:题目,基本论点,内容纲要等部分。拟定提纲可以帮助作者把文章所需要的材料组织成一个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的理论体系,明确文章各部分,各层次的主次关系、为鲜明、准确地提出问题,严密、科学地展开论证,有层次、有步骤地解决问题提供良好的前提。
编写提纲一般可以按照下面6个步骤进行:
1.拟定标题;
2.以判断句式写出文稿的基本观点;
3.考虑全文从几个方面,按什么顺序来阐述基本观点,确定大的层次,定下全文的构成框架;
4.考虑大层次内的段落,写出主旨;
5.依次考虑各自然段的安排,把准备的材料按照构思的顺序标上序码;
6.全面检查提纲,作必要的增、删、调、补。
不同文体有不同的情况,写提纲时也有粗细之分。大型的工作报告、调查报告、论文等,由于头绪多,纲目就较详细,每个层次的主要观点和材料都应列出来。小型文稿的提纲可以粗一些,有个基本骨架便可,还有一些要求急、容量小的文稿,下笔前有个腹稿即可。按提纲写稿子,既有助于组织材料,又可以使问题想得更周到,以免边写边想,来回折腾。
提纲确定之后,便可动手起草。起草文稿是作者按照一定的思路,用具体的材料和连贯的书面语言,去表述和展开提纲中的要点。在起草文稿时,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辨别文种。文种是文章种类的简称。作者执笔写作之前必须选定文种。虽然有时作者在动笔之前,根据领导的意图或者某种管理的需要,已经基本选好文种,但是进入了执笔阶段,还必须进一步确定文种。一旦选择不当,不仅不合体,而且会影响写作功能的实现。
二是按照主旨组织文章。一般来说,如果提纲比较成熟,设想的文章脉络比较清楚,写起来也顺当,那就按提纲写下去。有时,在写作中发现,原先设计的提纲并不完善,需要调整充实,甚至推倒重来,这时要注意一定要紧扣主旨去变动,冷静地决定材料的取舍。
三是完善缺憾部分。拟定提纲时,往往会将自己比较成熟的意见,有充分材料的部分写得很详细,与正式的文稿相差无几;而对缺乏资料,把握不大,没有想好的问题,却写得很粗,很简略,没有明朗的论点和充实的论证材料,从中看不出作者的鲜明的观点和清晰的论证步骤和层次。对这种提纲,就要设法把缺陷的部分充实和明确起来,使文章有扎实稳妥的基础,脉络清楚的层次,以便正式撰写文章。
一篇文章的主题思想一般是要刻意用力的地方,而不能平铺直叙,使人不得要领。画龙必须点睛,点睛之笔能使巨龙腾飞。这个“睛”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要自始至终注意让读者对文章的中心论点有明确、深刻的印象。我国著名学者王力先生在《谈谈写论文》中认为:“写科学论文,一般的地方要很扼要的讲。相反,在你发明的地方,在你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地方,要讲得很详细,要讲透。不详细,就不能深入,没有价值,也就说不服人家”。这是老教授的经验之谈,非常值得我们记取。
通常,论文质量的高低,取决于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有无真知灼见、有无新意,道理是否说得中肯透彻,而不在于篇幅的长短。
作者单位:上海经隆会计师事务所